在矿热炉,连续自备电极的作用是将电能从变压器导入炉内的冶炼区,从而完成冶炼过程。连续自焙电极是由装入电极筒的电极糊,经过软化、焙烧致密化而形成的。在矿热炉的运行成本中,电极糊所占比例很小,只有百分之二左右,但是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焙电极被称为矿热炉的“心脏”。矿热炉的操作几乎都是围绕着为保证自焙电极的正常工作而展开的。
为确保自焙电极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发生软断、硬断、流糊、过度氧化、掉头、开裂破碎等等异常现象,需要对矿热炉进行精心操作,比如按要求的程序进行加糊、下放电极等作业,电极筒和筋板的设计要合理,在停炉和重新开炉时要对电极进行必要的维护。除此之外,电极糊的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就成为保证自焙电极良好运行的最重要因素。
在国内,日常测试用来控制电极糊质量的技术指标只有很少的几项。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电极糊YB/T5215-1996】中,只规定了六项技术指标。对于生糊,只要求测试灰分、挥发分和延伸率;对于焙烧糊样,只要求测试体积密度、抗压强度和电阻率。而且这一标准自1997年以来就没有修订过。实践证明,上述六项指标并不能完全反应电极糊的使用性能,必须引入其它更能全面反应电极糊质量的技术指标,才能保证得到性能良好的矿热炉自焙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