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烧结时的变化过程,虽无明显的界限,但根据焙烧温度及部位,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软化阶段。温度由25℃上升至120℃—200℃,大约在导电颚板上面500毫米处。
(2)挥发阶段。温度由120℃—200℃上升至650—750℃,大致在半环部位。
(3)烧结阶段。温度由650—750℃上升至900—1000℃。 三、质量的判断
判断电极烧结是否正常,如发现放下来的电极表面呈灰白色或暗而不红,则焙烧良好,如发红则太干,如发黑或冒烟甚多,则太软。放完电极10—20分钟之内,特别是电极烧结跟不上消耗时,必须注意电极发红程度,有无漏油、冒烟或电极本身“刺火”现象。如发现上述现象,则需降低电炉负荷或停电处理。为了使电极烧结质量良好,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符合质量标准又合乎块度要求的电极糊,充填时要保持一定的高度。
(2)电极制作与焊接必须符合要求,导电颚板的冷却条件以及电极的接触必须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