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破碎成碎块的电极糊定期从钢板焊成的圆筒上方加入,桶内的电极糊在热量作用下开始软化熔融,继而粘结剂煤沥青热分解逸出挥发分,一直到焙烧成具有较好导电性和机械强度较大的炭质电极,依靠焙烧好的电极将电流导入矿热电炉中。由于高温氧化和参与炉料的化学反应,电极下端不断消耗掉,因此整个电极筒要定期下放,电极筒上部适应接上新筒并补充电极糊。
电极糊在矿热电炉中自焙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1)软化熔融。电极糊本体温度升至150。C左右,即呈塑性流动状态,其位置大约在导电夹持器上方500mm处。
(2)煤沥青热解并排除挥发分。充分软化且呈半流动状态的电极糊沿筒内横截面流动并充满料块之间的空隙,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电极糊中的粘结剂煤沥青发生分解并逸出挥发分,经过热解缩聚反应,煤沥青逐渐向粘结焦转化。
(3)烧结阶段。电极糊中所含煤沥青完全焦化,电阻率不断下降,机械强度不断提高,基本上完成焙烧的部位是在导电夹持器的中下部,此时电极糊自焙转变成炭质电极。